第344章 知行合一-《大宋将门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王宁安态度很坚定,他现在已经聚集了庞大的势力,要想走得稳,就必须两条腿走路。
    原本是范仲淹他们留在平县,王宁安在京城打拼,如今范仲淹进京,六艺学堂也搬了过来,就需要有人回到平县,把老巢看好。
    王宁安盘算了一下,他在京城的布局基本上完成了。
    皇家银行也建立了,学堂也搬过来了,工程也开始了,尤其是文官集团也被压制住了。
    虽然韩琦等人还没有彻底干掉,但是有范仲淹和晏殊在,他们也折腾不了多大的风浪。
    说实话,王宁安有点厌倦了京城的争斗,他更想回到平县,和辽国较量一番,都有点迫不及待了。
    过去是各种条件不具备,现在人马,钱财都有了,还是有了大氏这张虎皮,另外从赵祯,到贾昌朝,再到范仲淹,皇帝,政事堂,士林……从上到下,稳固的靠山,正好放手施为。
    而且王宁安记得,也就一两年的功夫,耶律宗真就要死了。
    游牧民族新旧交替从来没有太平过,耶律洪基和耶律重元的较量近在眼前,上次去辽国,已经布下了那么多的棋子,终于到了发动的时候。
    王宁安是执意要去,非常坚持。
    赵祯沉吟许久,又是辽国,又是渤海国,那么复杂的事情,也只有王宁安能处置,换成别人,还真不行。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朕就不留王卿了。”
    赵祯十分感慨,“六艺提倡知行合一,甚合朕心,嘴里说着报国济世,遇到了事情,却胸无一策。这样的人就是腐儒,就是无用之徒!日后的读书人,要引以为戒,要有真才实学,不要把功夫都放在一张嘴上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赵祯还说了很多,可是程颢和程颐都不知道了,他们脑袋一片空白,只剩下两个字:完了!
    他们苦心讲学,好容易打出了名气,要在京城大展拳脚。
    结果居然是这样!
    被皇帝否定的学问,有谁还会在乎!
    从天堂到地狱,原来只是一线之隔!
    二程几乎绝望了,莫非他们就彻底完蛋了?从此就要一生羞耻,成为六艺学堂的垫脚石?
    不甘心啊!!!
    程颐虽然年纪小点,但是很有些急智,他猛地双膝跪地,痛哭流涕:“启奏陛下,臣等之前并不知道长生岛之事,也不清楚辽国情况,妄献奏表,臣等惶恐,自知罪孽深重,臣等愿意将功折罪,辅佐大氏,恢复渤海国!”
    程颢也反应过来,这是他们唯一的生路了,“陛下,臣等绝非只会摇唇鼓舌之人,别的没有,骨头倒是有几根!势必和辽寇周旋到底!”
    这俩兄弟突然转变态度,赵祯也是一愣。
    他到底是仁慈的皇帝,更何况二程知错能改,不辞劳苦,赵祯的心也软下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