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借助追击“鬼子”的名义收复外蒙古,是老家秘密定下的决策。 由于事关重大,极易影响国际局势,知悉人员都是老家核心层以及秘密战线人员。 张云虽然参与了整个决策的讨论和细节制定,但后续具体实施却无需他和独立支队参与。 老家认识极为清晰。 独立支队是整个八路军最精锐的部队,是所有中国部队中战果最为卓著、名声最为响亮也最受国民推崇的部队,是威震华夏甚至东亚的重装集群。 这样的部队,不应该参与到类似隐蔽的事件中,以免光辉蒙尘。 它就应该立在那里,永远凭借自己的强大击溃敌人,给敌人留下无法匹敌的固有记忆。 而后,凭借这样的威名,哪怕独立支队什么都不做,都能牵制住百万鬼子/毛熊部队。 正因为无需参与后续工作,在认真琢磨了一会儿收复外蒙古的善后事宜后,张云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曹县战场,翻看起了李云龙、丁伟两人每日上报的战报。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相比刚刚经历了艰苦战斗的丁伟2纵。 身处曹县战场的老李,如今正是得意和畅快的时候。 几天前的突袭鬼子联合舰队之战,虽然身处陆地上的3纵并未参与太多战斗。 但由于其炮兵部队、增援部队配合守备1旅很好完成了反登陆作战以及后续的围歼登陆部队作战,较好牵制住了鬼子联合舰队撤退步伐,3纵仍然得到了总部的嘉奖。 李云龙作为已经打了17年仗,头上嘉奖处分无数的八路军宿将,自然不在乎这样的嘉奖。 但麾下部队亲自参与了这场近乎改变东亚局势的突袭海战,他多了一项可以与丁伟、孔捷等众多老战友们显摆的功绩,自然春风得意。 不过这些只是小事。 近期真正让李云龙畅快的,却是鬼子近几日的连绵攻势和顽强阻击。 没错,鬼子这几日一直在猛烈反击。 在联合舰队突然覆灭,且3纵大军逼近汉城后,鬼子们终于认清了己方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战局的现实,更认识到地面战争已经距离本土不远。 为了防止八路军全占曹县,并以此为桥头堡,向其本土登陆作战。 过去的几天里,鬼子们一方面忙着应对漂亮国持续的本土轰炸,一边源源不断的向曹县增兵,将大量仅仅训练了三四个月,且仅配置了轻武器和少量火炮的部队送入了曹县境内,补充到了与3纵作战的第一线。 曹县南侧鬼子兵力迅速从12万人增加到了31万人,且开始在汉城后方各处要地挖掘战壕,构筑防线。 快速增加的鬼子兵力,确实让3纵继续推进时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。 在数次对汉城外围阵地的进攻中,3纵都遭遇了鬼子极为顽强的阻击和抵抗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