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章 魔改剧鼻祖-《港娱从1991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自己能拿到额外的三十万酬劳,基本板上钉钉。
    靠坐在老板椅上,李家俊已经在琢磨着下一个工作计划了。
    说是工作计划,其实直观一点的说法是赚钱计划。
    之前自己在电影圈名声不显,投资人主动找上门得看运气才行。
    可《六指琴魔》上映之后,想来那些大投资商们会蜂拥而至。
    原因很简单:大家都是求财嘛!
    自己现在已经证明了是个能“下金蛋”的母鸡,当然就有吸引力。
    李家俊还没琢磨几分钟,恭喜的电话就纷至沓来。
    首先打过来的是黄沾。
    沾叔在《六指琴魔》的配乐中也有贡献,谱完曲子之后,李家俊没时间写歌词,都是请他帮忙的。
    当然了,酬劳肯定也少不了。
    黄沾乐呵呵地恭喜了李家俊一番,约他哪天下午去老金家饮茶。
    虽然沾叔没有点明什么,但李家俊知道,对方肯定是得到了金雍老爷子的首肯。
    很有可能,金大侠昨天晚上也已经看过自己的这部戏了,这才有了邀请自己一叙的想法。
    对金大侠,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,李家俊都很尊重。
    对方不是华语武侠小说的开创者,但却是集大成者。
    是他让华夏的武侠小说,成了一种文化现象。
    也让那些自诩传统作家的声音,从此小了许多。
    不过,金大侠的作品虽然部部精品,可李家俊暂时没有翻拍他作品的想法。
    原因同上:不赚钱呀!
    没错,金雍这个旗号虽然响亮,但在九十年代的武侠热只火了很短的时间,就立刻烟消云散。
    其中一个最凸显的问题,就是这个题材的同质化太严重了。
    就说林轻霞吧,她在《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》大获成功之后,一个人连续出演了好几部武侠片。
    其中的人设,也基本大同小异,都是女扮男装的扮相,冷峻孤傲的性格。
    这种过度消费,使得武侠片的热度很快退散。
    而李家俊作为重生者,能想到的赚钱项目有很多,实在没必要一直往“武侠”上凑。
    第(2/3)页